當我們談論“考CPA”時,到底在逃避什么?
凌晨你刷著手機里的注會報名倒計時,屏幕光映在臉上,像極了大學期末考前臨時抱佛腳的模樣。
“今年一定要過會計和審計”的flag立了又倒,倒了又立。你盯著官網“報名入口”遲遲不敢點進去——怕的不是6科天書般的教材,而是害怕又一次在漫長備考中,暴露自己“三分鐘熱度”的真相。
但你知道嗎?那些真正拿到證書的人,后來回憶起這段時光,最感激的從來不是紅本本上的燙金字,而是那個在無數個想放棄的瞬間,依然咬著牙翻開講義的自己。考注會的本質,從來不是“考一本證書”,而是借這場考試,逼自己完成一次脫胎換骨的成人禮。
堅持,才是CPA路上最難的科目
第一年:信心滿滿,覺得自己半年就能過三科。
第二年:掛了一兩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
第三年:工作越來越忙,學習時間被壓縮,想過放棄。
第四年:咬牙堅持,終于通過最后一科,喜極而泣。
這個過程,像極了馬拉松——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比誰熬得住。
CPA備考群里有位考生分享自己的經歷:“備考CPA的三年里,我幾乎沒有周末,每天下班后雷打不動學3小時。有一次加班到凌晨1點,還是逼自己看了半小時書才睡。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場時,突然覺得,不管結果如何,這段堅持的時光已經讓我變得更強。”
所以說 堅持,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備考教會你的不是“必須一次成功”,而是“允許自己暫時失敗,但絕不允許自己提前投降”。 這種“死磕到底”的韌性,會在未來的職場風暴中救你一命—當客戶刁難、工作遇到困難時,你不會輕易說“我不行”,而是本能地想“我還能從哪里突破”。
此刻的你,可能還在猶豫:“現在開始會不會太晚?”“萬一考不過怎么辦?”但請你記住:所有值得的事,一開始都像在黑暗中鑿墻。你看不見光,但每一次揮動鐵鍬的聲音,都在幫你靠近出口。當你點擊“報名確認”的那一刻,你對抗的不是6科教材,而是那個習慣了妥協、習慣了放棄的自己。這場考試會用300天的時間,把“我做不到”變成“我試試看”,再把“我試試看”變成“我做到了”。
最后送你一句話:那些讓你痛苦的備考時光,終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笑著感謝現在勇敢的自己。注會證書或許會褪色,但你在備考中磨出的“心智鎧甲”,將護你穿越人生的每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