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注會過不了線的人,都有一個通病……
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投入無數時間與精力,卻最終未能跨過及格線。仔細觀察這些未能如愿的考生群體,都會發現一些驚人的共同點——這些通病遠比知識儲備不足更為嚴重。
1、目標感太低
很多同學可能會有這種感覺,平時模考分數也有不錯的時候,正式考試答題感覺也很良好,估分甚至覺得能考個70+,但是成績一出,基本不會這么高,可能就比及格線略高一點。
因為模考的狀態和正式考試是有差距的,比如說心態上沒那么緊張,做題時間上沒那么嚴格,模考方式沒那么嚴謹等。
CPA真不是耗久了就能過的,如果已經通過了一科,請一定要有緊湊感,把剩下的幾科快速斬下。強大的目標感,會推著你往前走。
所以保險起見,大家要的備考預期目標不能就定在60分萬歲,而是更高一些,65甚至70分,避免出現實際分數59分的“慘案”發生。
2、沒有屬于自己的計劃
很多同學對CPA各科沒有一個基本概念,尤其是0基礎考生,對一年考6科念念不忘,但實際上全國可以一年過六科的人寥寥幾十位。所以那些第一次備考就沖5科、6科且沒基礎、不脫產的同學,失敗幾乎是既定的。
所以有合理的計劃就顯得十分重要,要懂得難易搭配,如果隨意選擇,把會計、財管這樣的科目放在同年考,不僅學起來很痛苦,備考難度還會陡升。
規劃好了時間和科目,學習的時候還要注意學習順序。先學難的科目,學的差不多了再開始再學簡單的科目,最好不要同時學習,以免后期復習時間不夠,導致兩門科目沒一門是穩穩學完的,最后分數都差了一點。
如果你實在拿不準,可以來找學姐,給你合理的建議。
3、真的是在有效刷題嗎?
回顧下那些上岸的考生,往往會花大量的時間把題目翻來覆去吃透,做題的時間超過聽課的時間。而相比之下,沒上岸的考生在這一點上就有所欠缺,盲目刷題。
大家平時做題要養成習慣,做每一道題,甭管簡單還是難,確保每一個選項、小問都搞透徹,不能只知道對的是什么,也要知道錯的錯在哪。
可以看看學姐之前發的如何正確有效做題的技巧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