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講明!初級、中級、稅務師、注會難度對比!
1、先說初級
初級作為財會行業的入門級證書,考試難度自然較低,主要是考查會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比如會計要素的確認,會計憑證等等,都是基本操作,適合剛接觸會計工作的人員。
2、中級會計
中級對比初級,難度就大約提升了3倍。
首先,科目內容更多,比如實務新增了合并報表等知識點,并且多了一科財管的內容。
其次報考時也需具備一定年限的會計工作經驗。在考試內容上也更加深入,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要求更高,適合想要晉升企業中高層管理的人員備考。
但盡管如此,對比注會來說,中級會計的難度還是顯得比較溫和。
3、稅務師
稅務師的難度對比中級又上升了一個檔次,難度大約是中級的2倍。
中級和稅務師的題目難度其實相當,只不過考查方向不一樣。
中級以主觀分析和計算為主,側重會計知識的專業度考查;而稅務師以客觀題為主,側重于對法律法規、政策條款的考查。
但是稅務師由于科目更多、題量更大、知識覆蓋面更廣,難度還是要高于中級會計,相當于問你意大利炮一共打了幾次,分別是什么時候打的。雖然難,但是多看幾遍也能找到答案。
4、CPA
CPA的難度是人盡皆知的,共分為兩個階段,專業階段(6門科目,需要5年內通過)和綜合階段(無通過期限限制)。
對于CPA,難度提升已經不能用幾倍來形容,如果說初級會計是小學的知識量,那CPA就是讓你考清華。龐大的知識量與極低的考試通過率,加上注協抽風式的出題方式,無論是有基礎還是沒基礎,備考難度都很大。
考證順序:
1、大學生:初級--注會/稅務師--中級
初級是會計行業的入門證書,高中學歷就可報考。大學生可在大學期間拿下初級,畢業之后備考CPA、稅務師,等到年限夠了再備考中級。
2、在職黨:初級--中級--注會--稅務師
中級有工作年限限制,如果已經達到報考要求,可先考中級,再沖CPA和稅務師;如果暫時沒達到報考要求,直接考CPA,再過稅務師、中級。
并且,這幾本證書其實在內容上互相是有重合的:
備考初級可以銜接中級的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備考CPA的會計、財管、經濟法可以銜接中級三科;備考中級還可以銜接稅務師的財務與會計和相關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