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報發聲:我國金融風險管理人才匱乏,需要大力培育。與穩金融的現實需要相比,我國金融風險管理人才相對匱乏,尤其缺少兩種類型的*人才:

一是熟悉金融業務,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知識,具有較強金融風險意識和風險規避管理技能,精通金融風險控制實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是理論功底扎實,具有較強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分析能力及風險預判能力,在應對金融風險時能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建議的高層次研究型人才。

在我國金融人才緊缺的情況下,全國各地掀起一場具有標志意義的“搶人大戰”。各大城市針對金融*人才推出各種福利優惠政策,像上海、北京、深圳、鄭州以及成都等城市相繼推出金融人才引進政策。

對于金融人士來說,目前國內金融行業迅速發展,企業對金融人才的重視既是機會也是挑戰。金融*人才需要有以下技能:

一、扎實的金融理論

作為一名金融人才,必須要掌握扎實的金融理論基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真正的了解金融這個行業,懂得金融行業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方式,才能更好的把握金融業的發展規律,站在更好的層次,看待金融行業。

二、掌握現代金融工具

金融與科技的緊密結合,使金融業出現有別于傳統的巨大變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金融科技,借助互聯網發展的東風,促使金融業出現眾多新的業態,金融工具的種類日趨多樣。只有掌握現代金融工具,才能發揮金融工具有利的一面,避免其負面效果可能給金融業帶來的風險和沖擊。

三、具有金融風險意識

經濟全球化,使地球成為“地球村”,以往限制人類活動的時空和語言障礙,已經隨著互聯網等虛擬空間的飛速發展,不再成為限制因素。世界范圍貿易的發達,帶動著金融業的發展,金融日益成為攸關各方利益的重要載體。隨之而來的便是金融風險在全球的流竄。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亟需具有風險意識金融從業人員,加強對金融風險的警惕。

四、金融風險管理實務技能

金融人才還當具備金融風險管理的操作技能。發生金融風險時,金融從業人往往身處風險*線的崗位,若具備金融風險管理實務技能,則能夠為防范金融危機,管控金融風險,提供寶貴的預防時間。

五、英語能力

FRM其考試都采取英文答題模式,需要考生擁有較好的英語能力。英語作為國際性的語言工具,掌握好英語,意味著具備與世界溝通的能力。尤其在擴大金融開放的過程中,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激烈碰撞,只有加強溝通交流,才能減少彼此間誤會的幾率。

其次,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有助于獲得*手的國際金融領域的咨詢。這有助于了解國際金融*動態,把握金融發展趨勢,提高金融風險意識和管理水平,培養國際金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