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s)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并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說起金融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投行,有人羨慕,有人難受,羨慕的原因就不多說了,光鮮亮麗Money多。難受嘛,投行的工作壓力大相信你也有所耳聞,*近爆出高盛為實習生“減負”的新聞,說一天只工作17個小時就夠了的消息都能讓不少投行朋友喜大普奔。

投資銀行又簡稱為投行,是很多金融人心目中的圣地。一般來說,投資銀行是為公司、政府或者是富人提供建議、籌集資金的機構。舉個例子來說:

“有一個投行菜鳥問,什么是投行?”前輩拿了一些爛水果問他:“你打算怎么把這些水果賣出去?” 菜鳥想了半天說:“我按照市場價打折處理掉。” 這位前輩搖頭,拿起一把水果刀,把爛水果去皮切塊,弄個漂亮的水果拼盤:“這樣,按照幾十倍的價格賣掉”。

在國內人們習慣把投行分成三塊:外資投行,本土投行,中金。

其中,外資投行又分為兩種。大號的華爾街投行,也就是文中要開八的*投行,被俗稱為bulge bracket,包括大摩,高盛,摩根大通,美銀美林,德意志銀行,瑞銀,瑞信,花旗投行部,匯豐投行部等等;小號的投行們統稱叫做boutique,就不一一列舉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進入投行,就意味著:高起點、高薪水、高社會地位。華爾街投行擁有*的人才和關系網絡,他們給出的pay基本都是global pay。*年的非后臺部門的entry-level的薪水基本在60W。

*投行的門檻有多高?

具體可參見爆火國產劇《歡樂頌》里的安迪。畢業于哥倫比亞商學院,*干練的言談舉止,對數字*為敏感,有超強的記憶力,性格高冷。

正如安迪一樣,能進入投行的基本都是智商情商雙碾壓的天才,堪稱為開掛的頂配。

從硬件條件看, 他們一般是:

·名校畢業,良好的背景,美國名校參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五所;國內名校基本只看清北復交,*是理工本科+金融碩士

·通過 CPACFAACCA 或各種司法考試

·擁有豐富的投行實習經歷,律師事務所經驗,會計師事務所經歷等

·好到爆的英語能力,托福110以上

再看看軟性標配:

·天生的領導力,看著就像一個成功人士

·即使面對大人物,也可以自信得體

·善于從新的角度/多角度分析問題

·出色的銷售能力、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

·背景很深,可能是政府部門高層或上市公司高管的親屬

·善于給未來做計劃和分析風險

但是,即使具備了以上這些條件,可能你還是進不了投行哦。一般來說,由于投行很多時候是要去見*客戶的,所以他們也會看長相,主要看氣質,關鍵在顏值。這個也很重要。

此外,投行更喜歡多才多藝的應聘者,因為那意味著“令自己有趣",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承受住投行巨大的工作壓力……

那么,進投行到底有多難?來看看以下的數據資料:

每年暑假,摩根士丹利暑期項目提供的分析師和助理崗位都會收到大約90000份申請,但錄取率不到2%;高盛的錄取率同樣低的可憐,錄取率2.06%。相比之下,哈佛5.9%的錄取率就算很高了。看來,要想獲得華爾街的實習門票,比上哈佛還要難啊。

所以,非智商情商雙碾壓的人,一般是進不了投行大門的,哪怕只是做一個小小的實習生。

看過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和《華爾街之狼》的都知道,投行的工作節奏有多快,工作壓力有多大。但是,擠破頭要進入投行的年輕人仍然不在少數。以高盛為例,90%收到高盛offer的人都會選擇接受。

此外,在2015年《財富》100家*適宜工作的公司排行榜上,高盛名列第45位。這是自1998年該榜單設立以來,年年上榜的”13家“常青樹”公司之一。有很多員工也認為,高盛是*適宜工作的公司之一。

投行的職業階梯是怎樣的?

基本上所有的投資銀行都有固定的職業階梯,只要沒有被開除,那你的職業道路就應該是這樣的:

Analyst → Associate → Vice President(VP) → Senior Vice President (SVP) / Director→ Managing Director (MD)

Analyst:投行中的Analyst一般都是為各大院校應屆生準備的一個2年的Program。表現*的人才有機會在兩年后繼續留在公司,更有可能再過一年就被升職成為Associate。

Associate:按照之前所說的投行Ladder,Associate是比Analyst高一級的職位。這個職位要么是從Analyst晉升而來,要么是公司從各名校招入的MBA學生。一般來說,你需要在Associate這個位置上工作3年左右才能升職成為VP。

Associate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檢查Analyst的工作,當然,所謂“檢查”很可能就像下面的這個對話一樣。除此之外,Associate要負責Presentation中文字部分的編寫,并且負責大多數建模工作Work,并且主要負責與客戶的溝通。

對于投行,有人羨慕,有人難受,羨慕的原因就不多說了,光鮮亮麗Money多。難受嘛,投行的工作壓力大相信你也有所耳聞,*近爆出高盛為實習生“減負”的新聞,說1天只工作17個小時就夠了的消息都能讓不少投行朋友喜大普奔。

投行工資究竟有多高?

大家都知道,投資銀行是個高薪資高回報的行業。在美國人均收入不到4萬美元的時候,高盛人年均薪酬就超過了70萬美元。高盛、摩根斯坦利等投資銀行每年往往凈收入的大約一半都用在了員工薪酬上。。。

即便在國內,進入投行,也意味著起薪就能達到幾十萬。這對于打工者來說,收入簡直在金字塔的頂端,難怪大家都對金融行業趨之若鶩。

除了高工資外,他們*注重的是能夠有機會與一群超級精英共事,而扁平、共識驅動的合作文化更是錦上添花。正如高盛的CEO勞埃德?布蘭克費恩說:“你不一定是*聰明的人,但我們這里一定是由聰明的人、有趣的人和對世界好奇的人所組成的*強組合。”

沒有人會認為在這里工作是輕松的。但高盛人表示,積*的一面讓這一切都變得值得。因為在投行工作的經歷讓他們變成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