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躍君聽到了一個好消息,IMA宣布任命2022年新的財年全球董事會主席為J.Stephen McNally(CMA、CPA、MBA)。
首先恭喜J.Stephen McNally!
此外,作為財年全球董事會主席McNally將積*尋求以技術戰略為動力,加快管理會計行業發展,同時幫助IMA成員成為高效且全面發展的管理會計師和財務專業人士;
他將助力來自小企業的IMA成員帶領所在企業走出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迎來復蘇與發展。
接下來請大家和小躍君一起來學習一下,何為戰略成本管理吧!
對于戰略成本管理,業界對其的研究論述很多,但也由此給理解這一概念帶來了很多困惑,使得很多人以為這個詞過于高大上而不適合企業需求。
在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管理會計研究中心主任王滿看來,戰略成本管理首先是一種理念上的轉變,要求我們用全局性的視角去看待企業成本管理,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預測決策信息。
下面幾點,小伙伴們有必要來深入觀摩一下!
SF:成本管理是企業*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愈顯重要,您認為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如何,能否滿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王滿:我們國家處在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的轉變過程中,企業當然也處在這樣一種轉型過程中。實際上,成本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基礎,*重要,在企業發展轉型過程當中,成本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很多財務人士認為成本是一個“地板上”的小詞,而高質量發展是一個戰略上的大詞,兩個詞相隔這么遠,怎么才能夠聯系起來?要真正滿足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要求,成本要怎么管理?
對此,我認為運用“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當務之急。
“戰略”貌似是天花板上的大詞兒,當把“戰略”放在*接地氣的“成本管理”之前,這就變成了一種理念上、觀念上的轉變。
這種轉變首先就要求我們樹立一種戰略觀。戰略本身是全局性、系統性、層次性的,我們做成本管理的時候,也應該從這樣的理念出發,不能頭痛醫頭、腳疼醫腳;在方法上,應該有一個系統化的、全面的方法。
財政部發布的應用指引以及IMA發布的公告、報告等,都提到了成本管理方面的多種管理會計工具,那么,企業應該用哪些工具、怎么來運用?實際上,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用的工具肯定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企業在選擇管理會計工具包時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商業模式、戰略目標、面臨的環境、所處的行業都有可能影響到工具包的使用。
在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如果財務人員了解每一種工具,知道在某一個特定環節、特定領域中哪種(哪幾種)工具*重要,就能進行有效的組合。這就像我們做投資組合一樣,管理會計工具方法也是一種組合。
SF:目前企業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哪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王滿:在我看來,現在企業成本管理方面*的問題是點式管理。所謂點式管理,形象地說,就是指我在工作中知道了這個問題要怎么解決,但在我的職能范圍內又無法解決,需要延伸到上一個環節,不是我的責任。由此可見,點式管理不是戰略性思維。
管理會計為企業決策提供服務,但企業*在做“天花板”上的戰略性決策時,你卻只能提供“地板上”的數據,那必然滿足不了決策需求。這中間需要有個梯子,你要通過這個梯子把所有數據信息連起來,送到*手里。在我看來,這個梯子就是“鏈”。
我們聽說過各種各樣的“鏈”,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流程鏈、作業鏈、區塊鏈,等等,這里提出的“鏈”代表的是一種理念。比如,企業研發、采購會影響生產,生產會影響銷售,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就是一個“鏈”,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全局觀和系統觀,一種戰略視角。
成本管理要有這種“鏈”的思維,要從戰略角度去看全局。如果采用點式管理,采購就買便宜的,結果導致生產出次品;生產多用技術工人,又導致人力成本上升;變動成本超支了,你要告訴企業*停產減成本?這其實都反映出我們在理念上、方法上存在問題,滿足不了決策需要。
免責聲明
本文信息采集自CMA訂閱號,重在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找組織
-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領取CMA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