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節期間,DeepSeek憑借其技術創新、多元化應用場景以及不斷提升的國際影響力風靡全網,為持續升溫的AI技術熱潮再添新動力。近日,國內知名企業相繼接入DeepSeek,全面擁抱“人工智能+千行百業”的時代。眾多傳統行業催生新需求,開辟了就業新空間。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打破行業壁壘、創造全新商業模式,成為當下熱議的話題。
AI時代人才需求挑戰
央廣網公布數據:至2030年,中國AI人才缺口預計將達到400萬。AI領域人才炙手可熱,包括Open AI、Meta等在內的數家國際知名公司,紛紛發出高薪招聘廣告,華為、字節跳動、嗶哩嗶哩等不同領域的企業也對AI人才求賢若渴。
在DeepSeek熱潮帶動下,企業對于人工智能領域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傳統的財務會計領域的人才發展與培養也面臨著深刻的變革。為了適應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培養既具備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又掌握AI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新時代的重要命題。
IMA管理會計師協會在2024年發布了題為《全球視角下人工智能在財會和金融行業的影響》的研究報告,對來自中國、美國、印度、歐洲等地區的40多位財務高管進行了深度訪談。報告從四個主要方面深入闡述了AI技術給財會和金融行業帶來的挑戰。它們分別是人的因素、技術與數據的因素、運營的因素以及倫理治理方面的因素。根據受訪者的反饋,人的因素和運營的因素占比最大,其次是倫理治理方面的因素和技術與數據方面的因素。
而占比最大的人的因素,主要包括:缺乏高層*的關注和支持、缺乏與人工智能合作需要的技能,以及缺乏對AI的認知和接受度。企業AI戰略的實施和數字化轉型無疑是一把手工程,高層的支持和推動是成功的關鍵。其次,企業的財務團隊缺乏與人工智能合作需要的技能,難以有效利用AI工具進行數據分析、決策支持和業務優化。這不僅限制了AI技術的落地應用,還可能導致數據孤島和決策效率低下的問題。此外,企業內部對AI的認知和接受度參差不齊,部分員工可能因擔憂自身崗位被取代而抵觸AI技術的引入,進一步阻礙了AI戰略的推進。因此,企業在推動AI轉型時,需加強高層領導的戰略引導,同時提升財務團隊的數據素養與技術能力,并通過培訓和內部溝通營造積極的AI應用氛圍。
AI重塑財會人才培養
人工智能的迅勐發展正在深刻重塑財會行業,對財務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企業必須積極應對這一變革,優化人才培養體系,以確保財務團隊能夠充分發揮戰略價值,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 重新定義培養目標
隨著AI技術的普及,基礎財務處理工作正在被自動化取代,這要求財會人員向更高價值的職能轉型。企業應當重塑財務人才的培養目標,重點提升員工的數據分析、戰略思維、批判性判斷以及創新能力,以增強其適應復雜財務環境的能力。此外,應培養員工的終身學習意識,使其能夠不斷適應技術變革。
? 強化跨領域能力建設
AI的發展使財會工作與數據科學、信息技術和商業決策的融合程度加深。企業應推動跨領域培訓,幫助財會人員掌握數據分析、數字化工具應用及商業戰略分析等技能。提供內部輪崗或跨職能合作機會,將有助于培養復合型財務人才。
? 增強創新與問題解決能力
盡管AI可處理標準化任務,但企業仍需要依賴人類的創造力來優化財務決策。應通過案例研討、項目制培訓等方式,鼓勵財會人員主動識別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此外,培養批判性思維,使員工能夠在復雜商業環境中做出獨立判斷,提升決策質量。
? 強化道德與合規意識
AI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了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和財務合規等問題。因此,企業應建立嚴格的道德和合規培訓體系,確保財會人員在利用AI工具的同時,能夠堅守職業道德,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防范財務風險。
? 提供持續職業發展支持
面對技術革新,企業應視職業發展為長期投資,而非一次性培訓。建立完善的職業發展路徑,包括提供深度培訓、內部晉升機制、在線學習資源及行業交流機會,確保財會團隊始終掌握行業趨勢,以保持競爭力。
? 培養高效溝通與協作能力
AI賦能下的財務職能已不再是單一執行部門,而需要與業務、IT等多部門協同。企業應加強團隊合作能力培養,推動跨職能協作,提升財會人員的溝通技巧、領導力以及跨文化溝通能力,以適應全球化商業環境。
? 提升數據素養
在數據驅動的時代,財會人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高效利用數據進行決策。企業應注重數據素養的培養,使財會人員掌握數據分析方法、理解數據質量管理,并能夠基于數據進行戰略洞察和商業價值挖掘。通過多方面的優化,企業可確保財會團隊在AI時代的變革中實現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的戰略價值,推動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參考資料:
央廣網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 中國AI人才缺口預計2030年達400萬》
經濟參考報 《高薪“搶”人漸熱 AI應用新賽道催生人才新需求》
電子工程專輯《DeepSeek開啟“搶人”模式,百萬年薪招聘AI人才》
南京大學商學院顏文佳 中國教育報 《加快培養“人工智能+財經”復合型人才》
找組織
-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領取CMA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