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所發生的一切很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全球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地各業面臨著挑戰。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大多數行業服務客戶的方式和員工履責的方式都不同以往。一些員工不得不重新求職,或是為了重返職場而對工作技能“大升級”。
在疫情影響全球商業和經濟的情況下,IMA®(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成員無疑也面臨著新的、意想不到的挑戰。今年的全球薪酬調查不僅分析和對比了全球及各地區成員的薪酬與就業情況,還深入探究了2020年特定影響因素以及經濟格局的變化對于IMA全球成員帶來的影響。
本次調查樣本覆蓋全球,調查結果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反映,請大家和小躍君一起來看看吧!
1、受訪信息來源全球
參與本年度薪酬調查的受訪者人數為3,085人,遍布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下方圖表列出了受訪者數量占比在1%及以上國家的年度工資中位數及總收入中位數(各國貨幣以調查時點的美元等值計算)及各區域受訪者人口統計信息。
2、新冠疫情的影響
調查顯示,相較于非CMA持證者,CMA持證者降薪的可能性更低(35% vs.38%)。疫情期間,對公司具有戰略影響力、獲得相應薪酬且熱愛工作的受訪者,境遇要好于那些缺乏相應技能或戰略影響力的受訪者。疫情對性別工資、管理層級、公司規模或受教育水平的影響幾乎沒有差別。
4、疫情和非全職工作者
在今年的薪酬調查中,有165位受訪者為非全職工作者,其中包括107位失業人士、26位兼職工作者、17位學生和15位退休人員。在107位失業者中,32%被所在公司解雇,16%正尋求職業轉變,8%表示所在公司因疫情停業,僅有4%的受訪者停職待崗。26%的失業者表示失業與疫情無關。
在15位退休的受訪者中,5位表示自己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其中4位決定退休,1位表示公司因疫情停業。在從事兼職工作的受訪者中,12%表示受疫情影響被迫停職待崗,8%被公司解雇,19%正在尋求職業轉變,31%正努力提升個人技能,73%表示在考慮提升技能或學習新技能。
5、CMA證書
對當前和未來的雇主而言,持有CMA證書,意味著持證人擁有了幫助公司持續成功和發展的重要技能。在CMA持證者與企業進行薪酬談判時,其所具備技能的重要價值。正如美國一家公司的財務會計主管所言:“CMA證書是對我財務知識的有力證明,使我找工作更容易,還讓我能夠談判獲得更高的薪水。”
此外與非CMA持證者相比,CMA持證者總體上受疫情影響較小,更有可能認為自己具備足夠的工作技能來滿足工作需求。
美國持有CMA證書、CPA證書或兩證皆有的受訪者與未持有任何證書的受訪者在總收入中位數之間的差異。總體而言,持有其中一項或兩項證書的受訪者的總收入中位數高于未持有任何證書的受訪者。
6、管理層級
按管理層級和地區劃分的總收入中位數。除亞太和歐洲地區外,各地區的總收入中位數均隨著管理層級的上升而增加。而在亞太和歐洲地區,*管理層的總收入中位數略低于*管理層。
7、行業特征
受訪者來自各行各業,其中,占比*的行業是制造業(24.0%),其次是金融業(12.1%),再次是批發和零售貿易業(8.6%)。
8、工作滿意度
71%的受訪者認同“我熱愛我的工作”。從不同地區看,亞太(72% vs. 67%)、歐洲(70% vs.56%)和MEAI地區(70% vs. 67%)CMA持證者對此的認同比例均高于非CMA持證者,美洲地區兩者的比例相同(均為73%)。
可見,各個地區受訪者對工作的滿意程度要高于或等于對其對薪酬的滿意程度。這說明,在薪酬之外,受訪者還獲得了其他內在回報,比如彈性工作時間、免費午餐或融洽的同事關系。
9、工作時間
受訪者每周工作的平均小時數(按地區和特定國家細分)。全球受訪者今年平均每周工作45小時,較去年的43.4小時有所增加。工作時長增加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疫情導致裁員,工作量不變但員工人數減少。美洲地區受訪者的每周工作時間*長(46.1小時),亞太地區的工作時間*短(43.7小時)。
10、動蕩之年
沒人能預測2020年會給我們的生活和經濟格局帶來多大的改變,但受訪者仍在砥礪前行,甚至在考取認證方面呈現出強勁態勢。面對種種不確定性,受訪者似乎仍對自己的工作表示滿意,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我熱愛我的工作”。
以上數據僅針對本次調查樣本本身,我們要感謝參與今年調查的所有受訪者,感謝你們一如既往的支持!
找組織
-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領取CMA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