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微博發布官方公告稱,由于業務調整,騰訊微博將于2020年9月28日23時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屆時將無法登錄。并附言,“感謝您多年來的陪伴、理解與支持!”

從當前實際情況看,在企業成長過程中,市場退出的難度不僅要比市場進入的難度大,而且在某些特定時期對企業來說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因此,市場退出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企業應當加強市場退出的正確認識,把市場的退出看作是經營戰略中的重要一步,以退出開始新的進入,以退出創造新的天地。

騰訊為何關閉微博

騰訊微博戰略性放棄的原因有很多,也有業內專業人士從各方面分析,有一種觀點是,騰訊微博和新浪微博,其實是一個部門和一個公司的競爭,所以新浪微博可以得到更有力的支持,而騰訊微博只是騰訊的其中一條業務線,主干還是QQ與微信,自然也不會傾注特別大的力氣去運營微博。

新浪微博副總裁曹植輝表示,新浪在2013年跌倒了谷底,而2013年恰恰是騰訊準備戰略性放棄微博的時候。但當時新浪微博谷底重生主要包含了兩點:一是扶植垂直力量,二是用戶下沉。這兩點恰恰是當年騰訊“改革派”的主張,可能正是因為騰訊微博戰略性放棄,新浪得到了三四線城市的用戶,鑄實了重生的根本。

此次騰訊微博的終止運營并非意外,有些事情的確不是靠投入資金就可以成功的,更多的是需要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才能讓用戶得到長久持續的參與感與獲得感。

關閉微博的戰略收益

關于騰訊微博在馬化騰心中的地位,或者說在整個騰訊公司產品體系中的定位,馬化騰本人有一個業內流傳已久的說法:騰訊微博是一個為了防守而生的產品。

騰訊微博當年的用戶數、日活躍賬戶數雖然驚人,但都是QQ導流的結果。在2012年的年會上,馬化騰表示,微博是個重要業務,但是要讓位于微信。

可以看出來,騰訊和新浪在這場微博之戰中,心態完全不一樣。微博是新浪的核心,公司上下所有的技術、人力、運營全都圍繞著微博轉。而對于騰訊而言,微博并不是“獨生子”,沒有養家煳口的壓力。QQ和微信穩住了騰訊國內社交平臺霸主的地位,關閉微博并不會影響騰訊在社交領域的地位,只是又一個服務器資源被回收了而已。

而從現在微信的蓬勃發展到立足社交本身并專注于此,將騰訊自身在社交上的優勢盡可能大地發揮,才是騰訊*應該做的。今天,微信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接棒者,完全可以承載騰訊微博的功能和作用。

把握時機的退出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是維持公司可持續發展,而可持續發展不僅表現為量的成長,還表現在質的成長。企業實施退出戰略,本質上應該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大戰略調整,它實質上是企業發展戰略中的一種,退出是企業向前發展的一種方式。企業退出戰略主要包含三種。

1. 收縮與集中戰略

收縮與集中戰略往往集中于短期效益,采取補救措施挽救利潤下滑,主要涉及采取補救措施制止利潤下滑,以期立即產生效果,也稱作適應性收縮戰略。主要適用于以下兩種情形,一是企業為了適應外部環境而采取的收縮戰略。外部環境的變化包括整個國家的經濟處于衰退之中、市場需求的縮小、資源的緊缺等,從而導致企業在經營領域中處于不利地位;二是企業由于經營失敗而采取的收縮戰略。它是指企業由于經營失誤造成競爭地位的下降,經濟資源的短缺,只有收縮才有可能*限度的保存實力。

2. 轉向戰略

1)企業經過市場分析后,調整現有的產品結構布局,淘汰掉市場上滯銷的品種,發展有廣闊市場前景的產品?;蚴歉淖兎张e措,引進新的服務項目,以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2)調整營銷策略,在價格、廣告和渠道等環節推出新的舉措。營銷策略的改變通常意味著企業在市場上發展方向的改變,如對處于衰退市場上的產品改善包裝后提高產品價格,加強宣傳攻勢和廣告宣傳等,通常包括期望增加銷售收入,為進入新的市場做準備的策略。

3)減少資產,包括出售與企業基本生產活動關系不大的土地、建筑物和設備,關閉一些工廠或生產線,出售某些在用的資產,再以租用的方式獲得使用權;出售一些盈利的產品,以獲得繼續使用的資金。

4)加速回收企業資產,包括加速應收賬款的回收期,派出人員收回應收賬款,降低企業存貨量,盡量出售企業的庫存產成品等。

3. 放棄戰略

放棄戰略涉及企業或子公司產權的變更,與前面兩種戰略相比,是比較徹底的撤退方式。放棄戰略的種類主要包括特許經營、分包、賣斷、管理層或杠桿收購、拆產為股/分拆,資產互換與戰略貿易。

有研究顯示,根據一系列核心資源進行多元化,并把舊的和新的業務整合起來的公司業績更佳。而企業無論是外購還是自己培育核心資源都要為之付出代價。退出行為為非核心資源轉化為核心資源提供了基礎,進而為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創造了條件。經過市場退出并重組資源后,企業一方面可將轉換后的良性資源重新注入關鍵性資源的培育之中,或將其直接轉換為外購關鍵性資源的其他有效形式;另一方面,企業退出不良業務的行為也是一個市場信號,即向外界明示企業已將戰略重點轉移到主營業務或關鍵性資源的培育上來,這有利于企業取得外界的支持,如更多的資金支持。正由于企業市場退出行為實現了企業資源的重新組合,因此為企業外購或自己培育關鍵性資源及核心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應更加理性地來看待騰訊微博停止運營事件,有了微信作為接棒者,確立且鞏固了騰訊在社交戰場上的優勢地位,順應了短視頻時代來臨以及內容進化和用戶閱讀偏好轉變的大趨勢,并且彰顯了騰訊在新戰役上的布局。某種意義上來講,騰訊微博在當前大背景下選擇退場是一次重要戰略選擇。

參考資料

深潛atom《騰訊微博的死因:在KPI面前,用戶屬性一文不值》

ZEALER《騰訊微博停止運營,這次的再見并非意外》

數據觀《【情報局】騰訊微博即將停服騰訊仍然是國內*賺錢的公司》

百度學術《企業退出戰略與企業核心競爭力》

免責聲明

獨享,不如眾享

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由于本公眾號無法鑒別所有轉載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著作權人發現本公眾號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及時聯系我們,本公眾號將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