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了9個新職業。這是我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其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和增材制造設備操作員。

此批新職業除了主要涉及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域,還包括適應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需要的新業態領域,以及適應貧困勞動力和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等需要的促進脫貧攻堅領域。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表示,新職業的開發和論證推動,對就業、創業也會有帶動作用。比如有一些職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可以通過及時轉化職業崗位,讓一些現存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下崗人員等實現就業。

新職業的特點

此批公布的新職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領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生產制造和建筑領域的技術革新催生出新職業。在制造業領域,由于技術革新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取得了長足發展,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隨之出現,相關從業人員增長較快。

2.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孕育出新職業。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為主要支撐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斷涌現。

3.健康照護服務的大量需求派生出新職業。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健康檢測、康復照護等需求更加專業化、精細化,且量大面廣,健康照護師的出現將為眾多消費群體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新職業的影響

1.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方向

新職業是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社會分工細化多元的結果,比如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和人工智能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等新職業。這些新職業的產生,反過來又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新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引導市場投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

2.有利于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孕育新業態、產生新職業。國家對這些新職業進行征集、規范,并加以公布,可以提升新職業的社會認同度、公信力,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雙向選擇需要。這對增強就業人員信心、擴大就業崗位、促進轉崗和失業人員再就業以及規范靈活就業等,都會產生良好積*的作用。

3.有利于提高職業教育培訓質量

國家發布新職業,開發相應職業技能標準,可以為設置職業教育專業和培訓項目,確定教育教學培訓內容,以及開發新教材新課程提供依據和參照,可以實現人才培養和市場對接、和社會需求同步,促進提高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新職業的嶄新含義

不斷涌現的新職業,不僅為更多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機會,更能激發中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潛能。

新職業如同一面鏡子,照見的是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是中國經濟不斷實現自我迭代的內在活力,是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從某種意義上說,技術進步史與職業迭代史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技術進步帶來分工細化,催生更多職業,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科技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職業正朝著高價值、數字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近年來,當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得以廣泛運用,市場對相關崗位已形成了穩定需求。一系列新職業從無到有的快速生長,正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注腳,本身就表明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活力。

新職業里有時代的新意。從供給的角度來看,新興產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新職業形態的出現提供了無限可能,從而催生了大量新就業形態;從需求角度看,一些崗位本身就是需求的代名詞,從度假房產咨詢師到運動治療師,從私人旅行線路定制師到游戲架構師,光聽這些崗位的名字,就能感知到人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社會發展的巨輪,正是由不同行業的勞動者努力向前推動,而不斷涌現的新職業,不僅為更多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機會,更能激發中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潛能。

新職業之所以總能引發關注,歸根到底是因為它代表了新方向,展現出發展的新優勢。可以預計,隨著技術革命的加速推進、改革步伐的持續加快,更多高技術含量的新職業將接踵而至,連接起你我更美好的生活,描繪出中國經濟的美好圖景。

溫馨提示

可以加一下QQ交流群,里面都是一起考試的考生,可以在里面跟大家討論一些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