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不是入職券商的必需品,但它是非常強大且受高度認可的“加分項”,在某些核心崗位甚至可以說是“隱形門檻”或“必備品”。
我們可以把它比作“高級裝備”:沒有它,你也能上戰場(憑借教育背景、實習經驗等),但有了它,你的戰斗力會顯著提升,在某些高難度副本(核心崗位)里甚至沒有它就很難組到隊。
一、哪些券商崗位非常看重CFA?
1. 研究與分析師(Equity Research):
這是CFA最有用的崗位,沒有之一。 工作內容就是寫研究報告、估值、建模,這直接對應了CFA二級和三級的核心內容(財報分析、權益估值、公司金融)。很多研究所的招聘要求里會直接寫上“通過CFA二級及以上者優先”。
2. 資產管理 / 投資管理(Asset Management):
負責設計和管理基金產品、做投資決策,這完美契合CFA(尤其是三級)的考試目標。CFA體系提供的資產配置、組合管理、風險管理知識是該崗位的核心。
3. 自營投資(Proprietary Trading) / 量化投資(Quant):
雖然量化更看重編程和數理背景(如C++、Python、機器學習),但CFA提供的扎實的金融產品知識(尤其是衍生品、固定收益)和風控理念是極大的補充。對于偏基本面分析的自營部門,CFA同樣重要。
4. 風險控制(Risk Management):
現代風控需要深入理解各種金融產品的風險和復雜的模型。CFA的定量方法、衍生品、固定收益和投資組合管理科目為此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哪些崗位是“錦上添花”?
下面這些崗位,CFA能證明你的學習能力和金融知識廣度,但并非核心要求:
1. 投資銀行部(IBD - Investment Banking):
IBD更看重會計、法律、財務建模(Excel)和溝通執行能力。CPA(注冊會計師)或法律職業資格證有時更實用。但CFA(特別是公司金融和財報分析部分)同樣有價值,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項目價值和客戶需求。在面向*客戶的IBD業務中,CFA的“品牌效應”會更有用。
2. 銷售與交易(Sales & Trading):
這個崗位更看重市場感覺、溝通能力、抗壓能力和快速反應。對金融產品的深刻理解(CFA能提供)是基礎,但并非決定性的。
3. 財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 / 私人銀行(Private Banking):
CFA知識體系對為客戶做資產配置非常有幫助,能建立專業信任。但這個崗位更核心的是客戶資源和銷售能力。
三、CFA在券商求職中的具體作用
1. 敲門磚: 在簡歷篩選中,尤其是在招聘應屆生時,當大家的實習經歷、學校背景都差不多的時候,“通過CFA一級/二級”就是一個非常硬核的篩選指標,能讓你更容易拿到筆試和面試機會。
2. 知識體系保障: CFA系統性的金融投資知識能確保你具備崗位所需的理論基礎,在面試中回答專業問題時更加游刃有余。
3. 承諾與自律的證明: 能堅持通過CFA多級考試,本身就是學習能力、毅力和對金融行業有長期承諾的強大信號,這深受雇主喜愛。
4. 人脈與資源: 成為CFA持證人后,可以加入各地的CFA協會,接觸到行業內的*人士,拓展職業網絡。
對于券商入職,尤其是前沿核心業務崗,CFA正在從“可選項”變為“標配項”。它不是*鑰匙,但絕對是能讓你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一把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