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一級和二級考試在內容上有緊密的聯系?。一級考試為考生提供了金融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和理論框架,而二級考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拓展,考查考生對實際金融風險管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

具體來說,FRM一級中的“金融市場與金融產品”以及“估值與風險建模”是FRM二級中“市場風險測量與管理”的前導課程。此外,一級中的定量分析工具如VAR計算、債券估值等,也是二級中市場風險VAR、信用風險PD/LGD等計量工具的基礎?。

FRM一級和二級科目內容關聯性

市場風險計量和管理:將一級的VaR模型應用于股票、債券、商品等資產類別,并引入壓力測試、回溯檢驗等高級技術。

信用風險計量和管理:深化一級的違約概率(PD)、違約損失率(LGD)模型,涉及信用衍生品(如CDS)的對沖策略。

操作風險與彈性:從一級的風險管理框架延伸至操作風險事件(如欺詐、系統故障)的實操應對。

流動性與資金風險計量和管理:基于一級的金融市場知識,分析流動性危機(如2008年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

風險管理和投資管理:將一級的組合管理理論(如馬科維茨模型)與二級的風險預算技術結合,優化投資決策。

當期金融市場熱點問題:聚焦ESG、人工智能等前沿風險,要求考生用一二級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因此,FRM一級和二級在內容上既有區別也有聯系,一級為二級打下理論基礎,二級則在一級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