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是金融未來的關鍵增長點之一。近年來,金融科技的滲透與應用,為中小銀行保持業務穩定性、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打開了新通道,有力推動了金融服務下沉,為中小銀行打造特色化、個性化創新業務提供了可能。
特別是在今年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中小銀行全面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具體表現為戰略層面推動技術與運營融合,組織層面進一步扁平化適應數字化轉型發展,技術層面持續優化升級,應用層面走特色化道路,數據層面打通前中后臺全面數字化,生態層面開放合作趨勢更為明顯。
在整體趨勢向好的同時,具體到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等不同業態來看,在金融科技的組織架構、技術應用等方面又存在顯著差異化。對于中小銀行的決策者們來說,如何才能把握住金融科技發展脈搏,又能結合自身實際,找準數字化轉型發力點?
作為該聯盟知識賦能輸出的重要成果,今年是聯盟第五年發布該系列《報告》。《報告》繼續沿用六維度的“蜂巢”模型研究工具,從戰略、組織、技術、數據、應用、生態建設不同視角出發,結合豐富的實踐案例,對中小銀行金融科技整體發展進行了詳盡的整體呈現,同時高度聚焦于個體差異,就市場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思路、如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為中小銀行決策者提供了詳盡、客觀、有建設性的決策參考。持續打造該系列《報告》,也體現了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深圳)聯盟為會員提供智庫服務的能力,日漸成熟。當前,中小銀行普遍開始采用數字技術輔助業務操作、客戶服務、風險防控、運營管理等環節,由“數字化轉型”邁入“數字化升級”*發展階段。《報告》顯示,整體來看2021年中小銀行在戰略、組織、技術、應用、生態五個維度上得分均較2020年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在組織(58.05)、技術(63.50)、應用(59.11)等維度上的得分增長明顯。從具體業務和技術來看,69.64%的受訪銀行重點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領域發力,直銷銀行、基于社交平臺的金融服務、線上供應鏈金融等線上業務普遍得到重視。作為一系列線上應用的底層支撐,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應用深度進一步加深,78.57%的受訪銀行已將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到生產中,73.21%的受訪銀行已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生產中。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也成為中小銀行重點研究評估的對象。《報告》調研的案例顯示,金融科技對于中小銀行發揮地緣優勢、區域經驗優勢,以及靈活高效的機制優勢,降低成本擴大服務范圍,更好地打造特色產品助力三農、小微、地方經濟,發揮出了顯著作用。九成以上的受訪銀行認為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能夠強化中小銀行本地優勢。其中66.07%的受訪銀行表示這一影響“*重要”,28.57%的受訪銀行表示“重要”。多家中小銀行圍繞普惠金融、“雙碳”等政策,推出純信用信貸、個人碳賬戶,綠色金融等相關純線上數字化產品,填補了傳統金融服務市場空白,體現出金融科技對于金融創新的強大驅動能力。在金融科技賦能下,中小銀行打開服務邊界,不斷延展特色服務的觸角。《報告》顯示,48.21%的受訪銀行生態圈建設的重點是從金融、生活服務、社交、電商、餐飲、娛樂、出行、旅游等日常生活各方面入手,打造一站式應用服務平臺,構建具備強大場景支撐的 APP生態圈。金融科技不僅是代表著*的數字化技術,更是一項系統工程。中小銀行在數字轉型中逐步暴露出部分問題,集中體現為技術層面存在人力等短板,短期內需要借助第三方合作,應用層面技術與應用銜接度有待進一步提升,數據層面數據治理合規有較大提升空間,生態層面生態圈運營能力不足。分業態看,《報告》顯示,2021年城商行和農商行在戰略、組織、技術、數據、應用、生態等六個維度上的得分均較2020年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農商行在六個維度上評分均低于城商行,尤其是在技術和應用兩個維度上農商行評分較低,表明農商行在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存在較大差距。產業數字化是時代大趨勢,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也不僅僅是銀行自身的挑戰。《報告》指出,除了技術和人才層面的問題,轉型同質化、生態價值定位不清晰、生態圈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內外部合作組織與文化沖突等更宏觀的問題,阻礙著中小銀行數字化生態系統的形成。
針對這些深層次問題,《報告》提出了六項建議:從市場機構層面看,二是建議省聯社切實發揮省聯社的指導、帶動、幫助作用。三是建議金融科技公司關注城商行、農商行發展戰略與產品需求的差異性。從發展環境的角度來看。四是建議監管部門在堅持風險防范基礎上,給予中小銀行合理的風險包容度;五是建議地方政府多措并舉,助力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生態圈的搭建;六是建議行業聯盟搭建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生態和區域協作平臺。展望未來,《報告》認為 “十四五”時期將是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小銀行深入推進金融科技發展戰略既是順勢而為,也是主動求變,是在差異化定位基礎上培育核心競爭力。對于細分業態的特色牌。《報告》給出了如下建議:城商行可通過金融科技進一步優化客戶風險管理手段,以提升數據信評能力為抓手,服務好中小企業客戶。農商行服務對象以長尾客群為主,需要特別重視全流程風控體系,探索出服務三農的新路徑。民營銀行可以金融科技為手段提升個性化客群服務水平,發揮出資產輕量化優勢,增強客戶粘性,實現產品創新更快、服務更*的成效。
11月23日,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深圳)聯盟聯合金融壹賬通、金融科技50人論壇發布了《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全面總結了當前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成就,詳盡分析了阻礙金融科技發展的主要問題,并給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對中小銀行數字化未來發展路徑進行了積*展望。
來源高金CG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