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早期規劃,數字人民幣進展快速,目前,已經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數字人民幣落地將進一步擴大金融普惠性和包容性,同時,人民幣借助數字化手段也更易于突破物理和地域界限,從而提高人民幣的易獲取性,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隨著數字人民幣影響力增強,穿透力擴大,也必然面臨國內外各種挑戰和制約。
?數字人民幣的市場、技術和體制約束
數字人民幣已取得了積*進展,正式走進公眾生活指日可待,但仍然可能存在體制、技術和市場等諸多制約因素。
其一,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可能會沖擊現行金融利益格局。盡管數字人民幣在制度和技術設計上采取折衷式的“雙層”運營架構體系,以力圖兼顧商業銀行等現行金融體系利益攸關方,避免造成重大利益格局調整。但是,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在短期內無疑會對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等帶來嚴重挑戰。例如,數字人民幣可能會誘導居民“存款搬家”,削弱商業銀行信用創造能力,直接損害商業銀行存貸業務利益;又如,數字人民幣可控性、匿名性可能在技術上進一步制約第三方支付機構采集客戶交易數據能力和渠道,從而損害他們包括采集數據在內的既有利益。為此,要*數字人民幣順利發行,需要做好與當前各利益攸關方的溝通與協調。
其二,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增加了貨幣政策調控的復雜性。理論上,數字人民幣在技術上有利于提高貨幣政策調控效率,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的經濟能力。但是,數字人民幣也可能放大貨幣政策偏差,增加貨幣政策調控的復雜性和敏感性,甚至會對經濟和金融體系造成巨大沖擊。例如,利用數字人民幣作為宏觀政策調控工具,提高了金融市場政策敏感性,加速貨幣和金融資產流動。一方面會提高貨幣政策的調控效率,同時,也可能降低商業銀行存款規模的穩定性,甚至惡化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提高負債成本。為此,需要在政策和制度上科學評估,謹慎決策,在詳盡、可靠的壓力測試和仿真評估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應對預案。
其三,數字人民幣擴大了金融監管邊界,提高了金融監管難度。誠然,相較于實物人民幣(包括紙幣和硬幣),數字人民幣在技術上可以突破人民幣貨幣主權邊界,擴大人民幣的使用范圍。在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同時,也提高了我國維護金融安全和有效金融監管的難度,增加了人民幣國際協調復雜性。例如,數字人民幣提高了人民幣作為私人數字貨幣的錨定貨幣機會和實力,客觀上有助于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同時,也使國際金融風險向國內傳染的概率增加,進而誘發市場不可預知的監管套利行為,提高金融監管難度。又如,數字人民幣可能會突破當前外匯管理方面的政策和限制,有助于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但也增加了匯率風險和外匯管理方面的難度。有鑒于此,監管機構在堅持審慎原則的前提下,可推行適度靈活的數字貨幣監管政策,通過監管科技和數字化監管等創新手段,建設和完善中國特色數字貨幣監管體系。
其四,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增加了金融系統的技術風險。數字人民幣在技術上采取競爭性的動態演進策略,有利于數字人民幣在發展過程中及時吸收和采納*成果,*數字人民幣的技術*性,但也增加了數字人民幣技術兼容的復雜性和風險性。畢竟,數字貨幣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技術和應用標準遠未統一。近年來,與數字貨幣和數字金融相關的金融科技迅猛發展,但許多技術在理論層面尚不成熟,實踐層面也未得到大規模應用實證,技術風險難以評估和判定,這也是數字人民幣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