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過ACCA證書,還有必要考CPA嗎?

ACCA和CPA都是財會領域的*證書,兩張證書各有各的好,并不是一張就能代替另一張的關系。在財會領域里,*強的永遠是手持雙證的選手。

兩種證書的意義并不相同

雖然同樣是財會領域的*證書,但ACCA和CPA從定位到適用場景都有諸多不同。

CPA注冊會計師證書*的特點是:國字頭。沒錯,因為誕生于中國,擁有與生俱來的法律支持,因此在中國的部分財會崗位上,CPA是官方*指定認可證書。例如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里,目前只有持有CPA的審計師才具有*終簽字權。在這一點上,任何其他證書都無法取代CPA對于特定崗位的作用。

而ACCA證書首先是一張國際財會證書,ACCA的優勢在于廣泛的適用性,畢竟不是每張證書都能受到190多個國家的認可。ACCA的影響力逐年升高,2017年ACCA官方宣布全球會員總數已突破20萬。在中國,ACCA也不再僅僅只是外企敲門磚了,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開始留意到ACCA人才的全英文環境工作能力,以及對于國際準則的掌握。在招聘財務崗位時,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開始將ACCA證書納入部分崗位候選人資質考核范圍。

除此之外,持有ACCA證書的財會人,假如某天想要去國外生活,在海外開始新的事業,那么ACCA證書能馬上派上用場。ACCA在多個國家都能和當地注冊會計師證書互認,相當于用ACCA直接免試換取當地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在這一點上,ACCA的優勢顯而易見。而事實上,無論海外就業或是進入外企,只是考ACCA能帶來的許多助益中的一部分,因為ACCA不僅僅是一門考試,ACCA同時還是一個*會計師公會組織,在全球都有ACCA官方管理的會員俱樂部,在ACCA會員俱樂部中,可以收獲許多有價值的*財會行業人脈。

2考完ACCA證書后,還需要考CPA嗎?

經過上面的分析,大致可以總結一下兩張證書的特點。

CPA:在中國環境下有著無可替代的專業性,在部分特定崗位屬于必備證書,不考不行。

ACCA:在國際上具有普遍適用性,在外企能發揮出更好的證書價值,可支持海外工作。

那么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有必要分情況討論了。

1.假如: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主要放在國內,且對于進四大八大有執念,對進入國企有執念,對成為精英會計師有執念,請一定要在拿到ACCA后再考一張CPA。

2.假如:職業規劃不涉及類似審計師這樣的高精尖崗位,職業生涯會主要放在海外,職業規劃將會以成為財務總監CFO之類的管理崗為主,或者并不準備在財會行業里做到退休,那么CPA可有可無。

雖說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但對于職業未來的規劃也常常跟不上變化,現在覺得以后可能不會需要這張證書,但誰又能確定以后職業軌跡不會發生改變呢。因此每年都有大量考生在拿到ACCA后會再報考一科CPA,其目的也是為了讓自己少一點隱患,多一點優勢。

ACCA和CPA雙證在手是一種什么體驗?

當部分人還在猶豫該考哪張證書時,在職場中已經有不少人早早地同時拿到了兩張證書。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牛人,手持ACCA,HKCPA,CMA等多張證書,多到不知道該如何存放,在找工作時甚至還要根據公司的類型和行業來決定將哪些證書放在簡歷上,顯得相當的“煩惱”。

所以你看,CPA和ACCA都有各自的優勢所在,每張證書都有自己能發揮效果的*領域,通常這些領域都不相同,也就是說,只持有一種證書的會計,在求職時難免會感受到限制。

然而,當一個會計師擁有了多張證書之后,等同于補上了所有弱點和死角,在任何財會相關領域都能有信心找到工作,職業之路會瞬間變得寬廣無比。

在四大做了多年審計師,難免心理疲勞想換個環境,這種時候手上的ACCA就厲害了,可以助你順利進入外企,無論是做會計崗還是財務管理崗,都能順利通過考核。目前ACCA在全世界的認可雇主已經超過7200+家,89%的福布斯全球500強企業都對ACCA會員青睞有加。近年來進入中國的外企也在逐步增加,ACCA人才也將越來越受到外企的歡迎。

除此之外,假如在外企財務部門工作多年之后感覺自己不適合外企環境,想要進入穩定的國企財務崗位,或是政府的財政廳等類似機關,那么手中的CPA將會成為實現愿望的神奇證書。CPA作為本土**的注冊會計師證書,一直被視為政府機關,國企等國有單位在聘用財會人才時的必要條件。

總結一句,同時擁有ACCA和CPA是什么感覺,是飛一般的感覺。雙證在手,不僅能收獲升職加薪,拿獎金,在四大拿Q pay這些看得見的好處,更重要的是獲得任性跳槽,任性轉行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