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向金融領域的加速滲透,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持續深化,各類創新型應用場景層出不窮。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基建”政策頻出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金融科技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這必然導致行業對*技術及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愈加強烈。


金融科技、數字科技風頭正勁


在“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認證項目發布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原重慶市市長黃奇帆發表《5G背景下的金融科技的特征和發展路徑》的主旨演講。


黃奇帆指出,消費互聯網已逐漸進入拐點,5G背景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將帶來產業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未來金融科技的核心基礎是產業互聯網與傳統金融的結合——產業互聯網金融,其五個構成環節包括產業鏈、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產業互聯網平臺、產業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及銀行或保險等金融機構。


來自銀保監會公開數據顯佐證了這一觀點示——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加大對技術轉型的投入——2019年,主要銀行機構的信息科技總投入超過1730億元,同比增長22.8%;主要保險機構信息科技直接投入330多億元,同比增長16.9%。


進入2020年,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大動作頻現。


先是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農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農銀金科”)在北京正式注冊成立,至此,五大行全部配齊金融科技子公司;緊接著,建設銀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宣布增資擴股,擬引入不超過5個投資方,此被解讀為金融科技子公司試水市場化發展的一大舉措。


就連央行也親自下場,近日由央行征信中心、央行清算總中心以及央行全資控股的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共5家央行系公司出資建立成方金融科技公司,注冊資本金達20.078億元。


除了成方金科,還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業務范圍包括金融科技相關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金融科技相關系統建設與運行維護,數據處理,軟件開發,開展數字貨幣研究、數字貨幣系統建設與運維等。其中,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由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成立,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由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其他機構成立。


此外,今年6月19日,在陸家嘴論壇上,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央行會整合在滬科技機構的科技資源,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設數據中心等,支持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設。


據艾瑞咨詢預測,2020年我國金融機構對于前沿金融科技的資金投入將超過2000億元, 占其IT總投入的67%以上;預計到2022年,金融機構整體IT資金投入將達到4043億元,其中用于前沿金融科技的資金投入將達到2618億元。


另外,在7月中旬,《深圳市貫徹落實<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行動方案》正式印發實施,共50條行動措施,共85項細分任務。在此次計劃中,將深圳打造成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躍然紙上。



金融業從業者能力要求多元化,人才搶奪戰正酣


金融科技的快速應用與發展使得金融行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傳統崗位如客服、柜員已被逐步替代。與之相反,有近40%的公司增加了金融科技人才編制,新生崗位對金融人才的知識結構、科技素養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從今年各家銀行的校招崗位來看,金融科技人才仍然是香餑餑。比如建信金科3月份春招發布500個崗位,7月16日再次面向社會招聘,主要涵蓋區塊鏈開發類、云計算類、數據庫開發類、移動應用開發類、平臺系統開發類、軟件測試開發類等。


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產生的“蝴蝶效應”不僅影響了從業者能力要求變化、金融行業崗位的增減,也給當前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帶來深遠影響——培養適合金融科技領域的人才,不僅要注重數量,更關鍵的還是質量。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IT方面的要求銀行越來越嚴格,希望員工能夠下沉到技術領域而不僅僅停留在金融方面的業務應用?!安簧巽y行已開始全員營造數據文化,一方面加大在技術上的投入,另一方面通過各類的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術能力。”


就連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也明確指出,“制定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計劃……造就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專業人才,優化金融業人員結構,為金融科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業內*看來,培養金融科技人才應從企業和機構的實際需求出發,培養一批既懂得前沿的金融科技理論技術,又能將技術應用到實際業務中的人才。



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創新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加快金融科技人才培養,不少業內*建議企業、學校和科研機構加強合作和共享,通過共建金融教育的新模式,共享資源,共拓新路,形成產業鏈的有機銜接和校企融通、互惠的新格局。


可喜的是,類似的內容已出現在地方政府發布的關于促進金融科技發展的政策中。


2020年1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企業、學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秾嵤┓桨浮访鞔_提出,“支持在滬高校金融科技相關學科和專業建設,加大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力度。建立健全產學研結合、校企協同的人才培養機制。”


在此背景下,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英文簡稱:SAIFR)與上海管會教育培訓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金融學院學術指導下,聯合推出“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 三級證書認證體系及其培訓課程,證書全稱為“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英文全稱Chartered Global FinTech,簡稱CGFT。


原上海市常務副市長,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教授指出,做好“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培訓認證,將是上海*金融學院與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未來10年重要的工作。


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葛平在為CGFT項目發布致辭時指出,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是來自高校、研究機構、金融和金融科技企業的代表共同探討金融科技的未來發展路徑和方向,對于實現產、學、研、投、用高效的對接,打造開放、合作、共享的金融科技生態體系,提升上海金融科技創新能級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倪海英稱,“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將以 “*認證”“知識技能提升”“人才價值生態”三大原則構建證書體系和能力培養目標,以此為國內各大金融機構(銀行、證券、保險、金融科技公司等)在人才選拔、培養、能力認定方面提供專業、*的標準。



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師資與課程培養目標


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金融學院10余年金融領域和4年的金融科技領域教學經驗為基礎,以李峰教授、嚴弘教授、朱其立教授、白碩博士、李大鵬博士、殷志浩教授組成學術委員會并擔任課程導師,分別講授《會計學與財務分析基礎》《金融學基礎》《大數據技術原理及應用》《區塊鏈技術原理及應用》《Python語言基礎》《機器學習原理及應用》課程。


同時,課程還會圍繞監管科技、銀行科技、保險科技、證券科技、基金科技、投行科技、信托科技等各細分領域,邀請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顧問委員會委員,如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金融學院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李祥林、平安集團*科學家肖京博士,金融科技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姜振興,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官俞楓,數聯銘品*征信官兼*副總裁朱勁杰,京東數科旗下金融科技公司ZRobot前執行官、京東數科信用管理部前總經理喬楊,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博士等業界*進行專題演講及案例分享,形成《金融科技在各領域的應用》課程。


學界著名學者與業界知名*聯合,打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用型、復合型課程體系,確保既有理論內涵又有實用外延。


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一級培養目標:精金科應用之“術”


通過課程學習全面了解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掌握金融科技從業所需基礎知識和技能,包括金融學、財務會計、數據分析、大數據,機器學習、區塊鏈、Python等,了解金融科技場景應用,具備金融科技行業應用能力。


一級證書持證人可在金融機構或金融科技公司從事數據分析、數據化運營、風險管理、量化投資、金融科技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等基礎金融科技崗位,熟悉金融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Python等技術與金融的結合運用,成為金融科技核心應用人才。


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二級培養目標:明數字轉型之“道”


通過課程學習較深入了解金融數字化,掌握量化金融、金融風險管理、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領域技術核心原理方法及應用,深刻理解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具備數字化和智能化項目解決架構和實施管理能力。


二級證書持證人可在金融機構或金融科技公司從事數據分析、數據化運營、風險管理、量化投資、金融科技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等中級研發、設計、風控、分析和管理崗位,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金融科技應用的中堅力量。


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三級培養目標:識行業前沿之“勢”


通過課程學習了解國內國際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前沿技術變革及政策法規變化,包括數字化轉型、數據化運營、數據中臺、開放銀行等,對行業發展趨勢有較強的理解、分析、判斷和洞察,能夠在所從業的細分金融科技領域就金融科技技術應用有較深入分析,并具備較強的解決方案架構、行業分析、技術論證和項目管理決策能力,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級證書持證人,可在金融機構或金融科技公司勝任中分析與管理崗位,熟悉并應用前沿技術,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具有全球視野和金融科技戰略思維,成為金融科技領軍人才。


2020年度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一級考試將在2020年12月,以線下機考的方式,統一在上海、杭州、蘇州、南京、深圳、廣州、北京、天津、廈門、重慶、成都、長沙、武漢、鄭州、西安、青島、沈陽、哈爾濱等18個城市舉行。



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有什么獨特優勢?


倪海英助理院長表示,作為上海金融學院(SAIF)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嘗試,SAIFR承載著重要使命——讓金融應用更普及、讓尚未參與上海交大高金學歷學位項目,但工作中需要金融思維和技能的人也能得到學院前沿知識和認證。


秉承這一使命,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一級采用在線課程的培訓方式,報考門檻并不高,據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官方網站顯示,滿足以下報名條件中的任意一條即可:已從事金融或科技行業、力爭成為金融科技企業骨干的職場人員;尋求企業轉型或崗位轉型的非金融或科技從業人員、創業者、中高管;有志于從事金融或科技行業的院校在校生、職場新秀。


倪海英助理院長表示,“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擁有獨特優勢,我們的課程跟市場上現有的其他金融科技課程*不同是我們不想做成碎片化教育,不是作為跑步時聽或看的一個娛樂性內容。我們不想讓你學完,卻只能作為跟別人吃飯時的談資——看上去好像你很懂,我們*不做這樣的事情。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當你進一家金融科技單位,在面試的時候,你能夠真的把對金融科技有關的知識框架、理論、技術、思維或者自己對金融科技的理解和看法說清晰而有邏輯的闡述出來;或是當你被一家企業聘用時,你能夠出色地完成工作的要求。這是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建立的心態和能力。


行業發展趨勢、政策全方位支持、龐大的人才需求、教授陣容、前沿熱門的課程、清晰明確的培訓目標、普惠普適的獨特優勢,正吸引越來越多各界人士加入到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課程學習及證書備考的行列——院校博士、名校留學生、頭部金融機構產品經理、風控經理、金融科技部門負責人、管理者……相信不久之后,這個隊伍會越來越壯大。


在不遠的未來,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將繼續在二級、三級課程中強化學員金融和科技的理論、思維、技能培養,使其掌握專業知識、熟悉國際規則,力爭成為全國范圍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認證標準,為*終成為全球標準做好充分準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轉載于高金CGFT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