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初級會計的同學們注意了!每年考場上總有些題像涂了502膠水,考生們排著隊往坑里跳。今天咱們就扒一扒那些"看起來人畜無害,實則暗藏殺機"的易錯點,看完保你考試時后背發涼——原來這些坑我都知道!
一、 資產篇:分錄刺客出沒
?1. 交易性金融資產:最會變臉的戲精?
買股票時的交易費用到底進不進成本?考場上一半人在這里翻車!記住口訣:"交易費用是個顯眼包,投資收益里把它消"。比如花10萬買股票,手續費2000元,正確分錄是: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
借:投資收益 2,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 102,000
(錯誤做法:把2000元塞進資產成本里)
?2. 存貨發出的計價表演?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絕對是"數學黑洞",很多考生算著算著就串臺到移動加權法。重點記住公式:
單位成本=(月初存貨成本+本月進貨總成本)÷(月初數量+本月進貨總數量)
考試時建議先在草稿紙上畫"三欄表":數量、單價、金額,分步計算不易出錯。
?3. 固定資產折舊的時空穿越?
當月新增固定資產下月提折舊,當月減少當月照提折舊——這個知識點堪稱"記憶殺手"。
腦補場景:新買的手機(固定資產)這個月爽完,下個月開始扣零花錢(折舊);要賣舊手機,這個月零花錢還得照扣。
二、 經濟法篇:法條里的文字游戲
1. 增值稅視同銷售:你以為的贈送都是生意
把自產洗衣機送給員工當福利,這要視同銷售!但外購的粽子發福利就不算銷售。記住"三自口訣":自產、委托加工、購進貨物用于非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只有前兩種要視同銷售。
?2. 試用期期限的數學陷阱
簽3年勞動合同,試用期能約6個月?大錯特錯!合同期1年<X<3年,試用期≤2個月;≥3年才能≤6個月。記住"3-6魔咒":合同期不到3年卻約定6個月試用期的,超出的4個月要賠雙倍工資!
3. 經濟補償金的N+1玄學
?被辭退時到底拿幾個月工資?N是按工作年限算,但月工資超當地平均工資3倍的,補償金封頂按3倍算且不超過12年。
比如老王月薪2萬(當地平均工資6000元),工作15年,N=12(封頂),補償金=6000×3×12=21.6萬,而不是2萬×15=30萬。
三、 隱藏雷區:你以為不會考的都考了
?1. 壞賬準備的雙向埋伏
計提壞賬時:借信用減值損失,貸壞賬準備;實際發生時:借壞賬準備,貸應收賬款。但90%的考生在轉回已核銷壞賬時翻車:
借:應收賬款
貸:壞賬準備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千萬別漏掉第一步!)
?2. 應付職工薪酬的科目變形術
代扣個稅時:借應付職工薪酬,貸應交稅費;但代墊家屬醫藥費要記"其他應收款"。區別在于:從工資里扣的錢,進負債科目;提前墊付的錢,進資產科目。
?3. 銀行余額調節表的幽靈對賬
企業已收銀行未收的款項,到底調不調賬面余額?記住"兩個不能動":銀行對賬單余額只能用來核對,真正調整企業賬務必須等原始憑證到位。考試遇到調節表大題,先畫"企業賬"和"銀行賬"兩個T型賬戶再填數。
這些坑點就像考場上的"無影腳",專踢不設防的考生。建議把本文提到的案例抄在便簽紙上,考前三天每天早晚各讀一遍。當你真正坐在考場里,看到那些"熟悉的陌生人"題目時,會感謝現在認真避坑的自己——畢竟,躲過一個坑,就離合格線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