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被列入《上海市重點領域(金融類)“十四五”緊缺人才開發目錄》中的“移動支付人才”和“大數據挖掘、應用金融人才”兩個子類。這是上海*將金融科技類證書納入緊缺人才目錄中。


9月1日,新華社記者專訪CGFT認證項目管理辦公室執行主任吳駿先生,深入了解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入選《目錄》對我國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影響和深遠意義。吳駿主任表示,上海將CGFT列入金融科技類緊缺人才目錄,表明上海對專業機構探索開展科技金融行業職業能力水平認證的認可和支持。


文章由新華財經刊出后,閱讀量迅速超過12萬,隨即引起國內多家*媒體關注,光明日報(中共中央主辦)、經濟日報(國務院主辦)、中國小康網(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刊《求是》雜志旗下)、中國發展網(國家發改委所屬)、人民網上海、*財經等全部轉載發布!



構筑金融科技人才高地? 提升金融科技“含金量”
新華財經上海9月1日電(記者 王淑娟) 日前,上海市政府印發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在金融科技維度提出了“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競爭力”“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等主要任務措施。持續培育人才鼎盛的金融科技生態,才能鞏固現有的金融科技發展成果并實現新的跨越。因此,構筑國際金融人才高地是上海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戰略目標的重要一環。
為了解決金融人才稀缺的問題,2021年8月19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印發《上海市重點領域(金融類)“十四五”緊缺人才開發目錄》。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被列入了金融科技類緊缺人才中的“移動支付人才”和“大數據挖掘、應用金融人才”兩個子類。這是上海*將金融科技類納入緊缺人才目錄中。據悉,符合目錄要求的金融緊缺人才,將在落戶、安居、出入境等方面享受政策支持和便利。
據悉,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項目由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SAIFR)發起,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金融學院(SAIF)提供學術指導。CGFT項目緊貼金融科技行業發展需求,于2020年6月正式啟動,致力于培養創新型、實用性、專業化和國際化的,既通曉金融又熟悉技術的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近年來,上海持續加快推進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取得積*成效。在*一期GFCI金融科技中心專項排名中,上海位居全球第二位。
隨著金融科技業成為前景廣闊的創新趨勢,“金融科技人才缺口”“金融科技人才爭奪戰”等已成為市場熱門話題。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表示,“十四五”期間,上海在加快金融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競爭力方面將有幾大重點;其中就包括營造金融科技發展良好環境,培養引進金融科技*人才,加大對金融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
“從國內外科技金融人才現狀來看,各國在人才的培養、認證、投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呈現出體系化建設的特點。但我國科技金融人才底子薄弱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觀,存在人才短缺、結構不均衡的問題。”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金融學院會計學教授、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學術委員會主席李峰看來,金融科技人才首先需要“技術打底,金融拔高”的*復合型人才。
CGFT項目在探索具有行業示范價值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新模式上走在了國內前列。據悉,CGFT認證項目體系分為三個級別,分別對應行業應用、數字轉型和前沿趨勢。一級證書主要面向金融科技中基層從業者和在校學生,二級證書主要面向具備一定從業或管理經驗的中層人員,三級證書則面向金融科技部門負責人和企業管理者。學員參加培訓并通過考試可取得證書,是金融科技從業人實現就業、轉型、晉升和發展的有效選擇。
CGFT項目管理辦公室執行主任吳駿介紹,金融科技的發展是一個生態,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需要政府、金融機構、學校等各個方面的努力,只有各方實現良性互動,才能實現培養資源的優化,形成人才培養合力。上海將CGFT列入金融科技類緊缺人才目錄,表明上海對專業機構探索開展科技金融行業職業能力水平認證的認可和支持。該項目致力于培養創新型、實用性和專業化的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同時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金融科技專業技能評估認證體系。
CGFT項目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黃錦良表示,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已開設了金融科技專業或成立金融科技院系,但傳統教育的人才培養周期長,難以滿足金融機構對金融科技人才的現實需求,而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認證項目推出,則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效率,緩解這種人才緊缺的局面。

開源證券的研報認為,上海將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圈,優化人才聚集機制,支持金融機構以多種方式引進和使用*金融人才,探索開展上海金融行業職業能力水平認證,將利于人才引進及培養,從源頭提升各機構競爭力。

來源CG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