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CFA一級的10個科目需要系統的策略和高效的方法,畢竟科目多、內容廣。下面我結合CFA考試特點和備考經驗,為你梳理一套清晰的學習路徑:
CFA一級10大科目學習策略(按邏輯模塊分組)
模塊一:道德與專業標準 (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重要性: 重中之重!分數占比高(15-20%),且貫穿三個級別,是CFA協會的立身之本。
特點: 理解為主,記憶為輔,強調應用場景判斷。
學習方法:
貫穿始終: 不要堆到最后!建議從備考初期就開始看,每天花少量時間(如30分鐘)閱讀Handbook、做例題,培養感覺。
精讀Handbook: 以CFA協會提供的道德手冊為核心,理解七大準則和22個細則的具體要求、應用及背后的精神。
案例為王: 大量做案例題,尤其關注題目中描述的"灰色地帶"情境,練習如何運用準則進行判斷。
關鍵詞記憶: 記住關鍵術語的定義(如"重大非公開信息"、"勤勉盡責"等)。
反復回顧: 道德容易遺忘,定期復習錯題和重點概念。
模塊二:投資工具 (Investment Tools)
1.財務報表分析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 - FRA)
重要性: 占比最高(11-14%),內容最多、最細、最復雜,是公認的難點。
特點: 細節多、準則差異(US GAAP vs. IFRS)、計算與分析并重。
學習方法:
建立框架: 先理解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勾稽關系和整體邏輯。
分模塊攻克: 重點攻克長期資產(折舊、減值、重估)、存貨、長期負債(債券、租賃)、所得稅、養老金、財報質量分析等核心難點模塊。
對比學習: 清晰記憶US GAAP和IFRS在關鍵項目上的主要差異(如存貨計量、資產重估、研發費用等)。
反復練習: 大量做題是掌握FRA的唯一途徑,通過做題理解準則應用和財務比率計算與分析。
善用筆記: 整理關鍵準則、公式、差異對比表。
2.定量方法 (Quantitative Methods)
重要性: 基礎工具(6-9%),為其他科目(如組合、固收、衍生品)打基礎。
特點: 數學基礎(概率、統計、時間價值)、公式多、計算要求熟練。
學習方法:
掌握計算器: 熟練使用德州儀器BA II Plus計算器,特別是貨幣時間價值(TVM)、現金流(CF)、統計(STAT)功能。
理解概念: 重點理解概率分布(正態分布)、假設檢驗、相關性與回歸的基本概念。
吃透時間價值: 貨幣時間價值是核心基礎,務必做到滾瓜爛熟。
公式推導與應用: 理解關鍵公式(如夏普比率、假設檢驗統計量)的來源和適用場景,而不僅是死記。
刷題鞏固: 通過做題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性。
3.經濟學 (Economics)
重要性: 占比相對低(6-9%),但涉及宏觀微觀,范圍廣。
特點: 概念多、理論多、圖形多,需要理解經濟邏輯。
學習方法:
抓大放小: 重點掌握供需基礎、市場結構(完全競爭、壟斷)、宏觀經濟指標(GDP, CPI, 失業率)、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匯率決定理論、商業周期。
理解圖形: 學會分析供需曲線移動、成本曲線、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線等關鍵圖形。
聯系實際: 嘗試用經濟學原理理解當前經濟新聞,加深印象。
避免深陷: 對于過于理論化或復雜模型(如IS-LM-BP),理解基本結論即可,不必鉆牛角尖。
模塊三:資產類別 (Asset Classes)
1.權益投資 (Equity Investments)
重要性: 占比較高(11-14%),相對容易入門。
特點: 概念清晰、估值模型是核心(DDM, FCFE, FCFF, 乘數估值)、市場結構與指數。
學習方法:
理解市場: 掌握市場組織架構、市場有效性假說、不同類型的證券市場指數構建方法。
精通估值: 重點攻克各類股利貼現模型和自由現金流模型的計算和應用場景,理解各種估值乘數(P/E, P/B, P/S, EV/EBITDA)。
行業分析: 了解行業生命周期和波特五力模型框架。
多做題: 估值計算是重點,通過做題熟練掌握模型應用。
2.固定收益 (Fixed Income)
重要性: 占比高(11-14%),難度僅次于FRA,計算復雜,概念抽象。
特點: 債券定價與收益率計算(YTM, spot rate, forward rate)、利率風險衡量(久期、凸度)、信用分析、ABS。
學習方法:
基礎打牢: 徹底理解債券基本特征、定價原理(現值求和)、各種收益率定義和計算。
攻克難點: 掌握即期利率、遠期利率的推導和應用,理解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吃透久期凸度: 這是核心難點和重點,理解其經濟含義、計算、以及在衡量和管理利率風險中的應用。
信用風險: 理解信用評級、信用風險溢價、收益率利差。
大量計算練習: 固收計算量大且易錯,必須通過大量練習提高熟練度和準確性。
3.衍生品 (Derivatives)
重要性: 占比相對低(5-8%),但概念抽象,是未來級別的基礎。
特點: 理解四種基本衍生品(遠期、期貨、期權、互換)的機制、定價(基礎)和應用。
學習方法:
理解合約機制: 搞清楚每種衍生品合約的要素、多頭/空頭權利義務、盈虧圖。
掌握核心概念: 重點理解定價基本原理(如無套利原則)、期權價值構成(內在價值、時間價值)、影響期權價格的因素。
應用場景: 了解衍生品用于對沖、投機、套利的基本邏輯。
公式記憶: 記住關鍵的定價公式(如遠期合約價格、看漲看跌期權平價關系)。
不求過深: 一級對定價公式推導要求不高,理解結論和應用更重要。
4.另類投資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重要性: 占比最低(6-9%),內容相對獨立且雜。
特點: 介紹性為主,覆蓋私募、對沖基金、房地產、大宗商品、基礎設施等。
學習方法:
抓特點與風險: 重點掌握每類另類投資的主要特征、投資策略、估值方法(基礎)、優點和主要風險。
對比記憶: 將不同另類投資類型的特點、費用結構(如管理費、績效費)、流動性、風險收益特征進行對比。
性價比高: 內容少,考點相對固定,投入產出比高,不要輕視。
關注核心概念: 如私募股權的杠桿收購、風險投資階段;對沖基金的策略分類和費率;房地產的估值方法(直接資本化法、DCF)等。
模塊四:組合管理與財富規劃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Wealth Planning)
1.投資組合管理 (Portfolio Management)
重要性: 占比8-12%,是二級三級的核心基礎。
特點: 理論性強,概念重要(如風險與收益、分散化、CAPM、APT)。
學習方法:
理解框架: 掌握投資組合管理的基本流程(IPS制定、資產配置、執行、監控)。
吃透核心理論: 重點理解馬科維茨有效前沿、資本市場線、證券市場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理論假設、公式和應用。
IPS是關鍵: 理解投資政策說明書的內容和重要性(也是三級重點)。
風險與收益: 掌握衡量收益和風險(方差、標準差)的基本方法,理解分散化的原理和限制。
構建聯系: 將組合理論(如CAPM)與股票估值、業績評價聯系起來學習。
2.公司發行人 (Corporate Issuers)
重要性: 占比6-9%,內容整合了部分公司財務和治理知識。
特點: 范圍較廣,包括公司治理、資本預算、資本結構、杠桿衡量、營運資本管理、ESG。
學習方法:
抓住主線: 理解公司經營的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和為實現目標所做的關鍵財務決策(投資、融資、運營)。
重點突破: 掌握資本預算方法(NPV, IRR, Payback)的計算和比較、資本成本(WACC)的計算、經營/財務/總杠桿的度量和含義、營運資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如現金周轉期)。
公司治理與ESG: 理解良好公司治理的原則和ESG因素在投資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
聯系實際: 思考公司實際運作中可能遇到的類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