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值得考嗎?看完這篇再決定

CFA帶來的 3 個實際收獲:

? 1. 搭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本科管理學、碩博經濟學,但金融知識碎片化。考完CFA 對金融投資分析搭建了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

? 2. 開啟副業:兼職講師實現“考證回血”。CFA 通過三級后,在培訓機構兼職講 CFA, 收入覆蓋考試成本,同時找到了自己的熱愛。

? 3. 人脈與專業認可度提升。 CFA協會資源:參與行業峰會、專業講座等;職場加分:對接投資人時,CFA頭銜帶來專業信任感,尤其遇到持證同行時話題倍增。

CFA 讓我面對的 3 方面付出:

1. 金錢成本。CFA報名費很高,一些培訓機構的課程也很貴,如果不是一次性過,重考又是一筆支出。

2. 時間成本。官方給出CFA每個級別的復習時間至少需要300小時,備考CFA的日子,沒有周末和假期,出差時在酒店里、飛機上也在復習。

3.情緒成本。復習時對結果的擔憂,但也有找回高中學習時的充實感;沒通過時對自己的懷疑,但也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CFA對我求職的幫助:

考CFA更多是出于個人興趣,并沒有指望通過CFA找到分析師、基金經理等工作。如果真的去找,未必能找到,因為要考慮專業、工作經歷以及年齡等一系列問題。CFA在求職路上起到的作用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一些招聘崗位的任職資格中最后會有一點“具有CFA證書者優先考慮”,但這個“優先”的前提是要滿足學校、專業、工作經驗等,同等條件下,CFA證書有相對優勢。

我的 CFA 報考建議:

CFA主要是培養分析師、基金經理等人才,如果目標是其他金融崗位,可能CPA、FRM以及律師從業資格等其他證書更有用。CFA 主要適合以下三類人群:

1.針對想從事金融投資工作的在校生,如果經濟和時間允許,可以作為加分項;

2.在職的金融從業者,如果所在公司有鼓勵政策(升職加薪、報銷考試費等)可以考慮;

3.非金融從業者想換賽道,先看看目標工作的任職資格要求,如果只滿足“具有CFA證書者優先考慮”這一點,那么要慎重。但如果對某個行業非常有研究,疊加CFA,可能會幫助你找到針對這個行業投資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說,要先有“1”,CFA證書這個“0”才有價值。